親愛的
您好:
開工大吉!謝謝你打開這封信。
年前的我們整理了過去一年的努力與心血,也持續在籌備新一年的科學溝通工作。這是我們蛇年的第一封信,我們想在這裡和你分享過去一年的點滴,也邀請你一起參加今年的第一場科學溝通線下活動。
包個小紅包,讓重要的科學議題被看見
過去一年,SMC做了什麼?
點擊閱讀SMC的2024年度報告
2024,我們累積與1055位科學家、724位記者、147家媒體合作,在重要且急需科學詮釋的公共議題出現時,SMC邀請科學家發表專家意見、邀請記者參加科學記者會,也回應媒體夥伴們的需求,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專家完成科學報導。
最新研究發表或爭議事件發生時,記者沒有太多時間找尋專家,為此SMC邀請專家第一時間解析。過去一年,我們發布了53篇
專家意見
,回應了54個記者報導需求。
我們也協助科學家們為科學證據而發聲,過去一年,我們舉辦了9場
記者會
。
除了專家們的解析和記者會,SMC也整理重要科學訊息、摘要並翻譯最新的國際科學報告重點,提供記者和公眾清晰、可靠的科學資訊來源。過去一年,我們整理了10篇
科學資訊文章
。
簡單的支持,能讓我們走得更穩定
2025,邀請你繼續支持我們!
今年的第一場科學溝通講座,邀請你一起報名加入!
在台灣,永續交通的號召,卻時常伴隨不同的交通迷思,不同的政策也因遭到人們質疑而難以推動。科學溝通的重要一步,是和大家一起看見迷思背後的緣由。
為何大眾運輸難以普及?機車真的是南部人的DNA嗎?低碳排區與擁擠費真的剝奪了用路人的權利嗎?
交通運輸不只與環境相關,更讓我們看見社會公平、政策文化的種種樣貌。2月19日星期三晚上,我們會在台北飛地書店,邀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鄭祖睿助理教授,和你一起分享「交通運輸,為何要永續?」
我們不只談科學、談政策,更要找出行動的可能!歡迎點擊連結報名:
https://smctw.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3
《科學有媒有》最新四集,歡迎大家收聽:
S2E12
狗狗貓貓催產素:有催產素就有愛?
S3E01
成人ADHD,當你沒有油門,也沒有煞車
S3E02
科學政策溝通到底該怎麼做?來聊聊國家第三期減碳目標
S3E03
光電發展多年,為何我們還在討論?
我們也有自己的
Youtube頻道了
!歡迎追蹤收聽!
用每天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我們走得更遠
以上是本期電子報的全部內容,謝謝你的支持並且看到這裡。最後,SMC作為非營利組織,有你對我們的支持,可以更穩定地運作下去,也讓台灣的科學新聞更有依據更可靠。
你可以:
✔️訂閱
Podcast《科學有媒有》
✔️追蹤並向親友分享我們的
社群資訊
,讓更多人一起成為改變的關鍵
✔️成為我們的
小額定期捐款人
,每天20元,能讓一個重要的科學議題被看見
科學的事,我們需要你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