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謝謝您打開這封信。上個月月底,我們參加了澳洲的全球SMC會議,從那裡帶回了全球科學報導現況,我們也錄製了一集podcast,要這封信裡向SMC的夥伴們分享各國的科學報導困境。

除此之外,我們還想向您分享最近兩週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發佈的最新專家意見:
  • 澎湖海溝打撈出的丹尼索瓦人化石,改寫科學,也改寫歷史?
  • 陽明山起火,如何從科學角度探究起因與後果?
全球趨勢:科學記者數量下降
支持記者,也是支持未來的資訊環境

在正在計劃成立SMC的日本、韓國和捷克,出現了與全球趨勢相近的記者人數縮減狀況。傳統新聞的閱聽人逐漸減少,媒體為節省成本,且資訊快速迭代,也讓科學報導空間變小。
社群媒體正成為年輕世代主流資訊獲取工具,這也是我們持續關注媒體動向的原因之一。我們曾經也掙扎過,是否要兼顧KOL的專業性,因為這些變化不僅影響到大家日常資訊的接收,也直接關係到公眾對科學的認知與未來的決策,如何思考這些問題? 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科學有媒有》。
收聽連結
西班牙SMC調查:當科學家發聲有疑慮,
如何支持科學家勇敢發聲?

在會議中,西班牙SMC分享了與巴斯克大學共同開展的研究。這項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西班牙科學研究者在科學溝通時遭受攻擊,當中女性遭受攻擊的比例更高,為56.86%,男性則是46.21%。(點我看研究)

面對越複雜的公共議題,社會公眾越需要有證據的資訊,專家提供的回應越重要。若資訊不透明,分歧出現,每一種聲音都有可能遇到反對、攻擊,專家發聲的意願則會降低。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解決問題的科學證據,只會更難傳播。

SMC致力於為科學家提供安全表達的環境,不論是為科學家重述溝通的語言、建立可信賴的媒體網絡,還是獲得大眾傳播的技巧,歡迎您以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SMC,讓我們成為科學家與媒體間的橋樑,以科學為中介,用證據直面爭議,解釋複雜的社會議題。
澳洲也有大蒜殺毒謠言?
準確來說,這則資訊就是從澳洲來的

疫情期間,一則關於「大蒜可以消滅冠狀病毒」的資訊開始在澳洲傳開,從各大媒體到人們的社群。其實,這則新聞後來經由編譯,傳到了台灣和韓國。是因為SMC的全球網絡,我們才能如此神奇地聽見澳洲SMC的夥伴分享,這則缺乏則夠證據的資訊從哪來。

到底這則資訊問題在哪?它的源頭是什麼?資訊的全球化擴散,如何影響你我?同樣,歡迎您收聽最新一集的《科學有媒有》
簡單的支持,能讓我們走得更穩定
澎湖海溝打撈出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改寫科學,也改寫歷史?

一塊數十年前在台灣澎湖海溝打撈上岸的古人類下頷骨化石,從漁民手上輾轉經過古董買賣市場、博物館、實驗室,4月12日,它不但出現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的一篇研究中,更出現在國內外眾多媒體報導的版面。

丹尼索瓦人是一支已滅絕的古人類族群,過去僅在西伯利亞南部與青藏高原確認發現丹尼索瓦人的直接分子證據。這篇最新的研究顛覆了科學界對丹尼索瓦人生存環境的認知,也讓台灣在人類演化的地圖上的角色發生了重要變化。

這個研究吸引了多家媒體報導,SMC邀請專家解析它為何如此重要,詳情請閱讀:https://smctw.tw/18406/
陽明山起火,
如何從科學角度探究起因與後果?

2025年4月14日中午,民眾通報陽明山小油坑起火。您有想過,這也是一個科學議題嗎?

台灣少有發生在野外的非人為因素火災,因此這次火災背後因素受到關注。另外,在國外,發生在野外的火災往往為環境帶來嚴重後果。針對此突發意外,SMC邀請專家解析回應,幫助公眾理解火災原因與結果,詳情請閱讀:https://smctw.tw/18448/
每天20元,讓一個重要的科學議題被看見
本月節目推薦:
S3E08 川普取消DEI政策衝擊全球性/別平等,研究資料怎麼說?
S3E09 阿茲海默不等於失智,這集幫你用了解代替恐懼
S3E10 社群媒體充斥醫療資訊,是Self-care,還是過度診斷?
S3E11 你我看到的科學新聞從哪來?與編輯談《是炒作還是真相》
S3E12 全球科學新聞報導狀況還好嗎?原來這些困境,英國德國西班牙澳洲紐西蘭也有

「有媒有鳥🐦」系列:
07 賞鳥也有差異與衝突,生態旅遊的未來在哪裡?
08 歷史社會題:英國人如何捲動全球賞鳥熱潮?
謝謝您讀到這裡,以上是本期電子報的全部內容,SMC開展不同的科學溝通工作,不論是為新聞媒體提供清晰的科學證據,開啟實體科學討論空間,以及用聲音向公眾分享科學媒體資訊,目的是讓科學資訊可以開放、透明地出現在不同的資訊環境中。

你可以:
✔️追蹤並向親友分享我們的社群資訊,讓更多人一起成為改變的關鍵

科學溝通需要行政成本,也需要辦公室夥伴們的時間、精力投入,如果你認同台灣需要更完善的科學溝通環境,成為我們的小額定期捐款人,一起重建社會對資訊環境、對新聞、對記者的信任。

科學的事,我們一起做。